律师档案
律师统计
加载中...
网站公告
欢迎来到孙海斌律师的网站
网站文章
我的好友
暂时没有好友
友情链接
网友留言

  • 暂时没有留言

父母出卖亲生子 于法于情皆难容

分类:合同文书    时间:(2022-05-19 10:48)    点击:206

太原律师分析基本案情

  近日,含山法院依法审结了一起拐卖儿童案,令人唏嘘的是罪犯曹某与陈某竟然是涉案儿童的亲生父母。本该被百般呵护,在家人的关爱中茁壮成长的孩子,却被利益熏心的父母当成商品随意买卖,被不劳而获的人视为赚钱工具。

  案情回顾

  2017年下半年,被告人曹某与其女友陈某同居期间致陈某意外怀孕,因曹某已与他人育有两个小孩,若孩子生下两人无法抚养。曹某通过网络加入名为“圆梦之家”的微信群,得知“送养”一个小孩能得到四、五万元,曹某与陈某商量后,两人均同意将该小孩“送养”。2018年5月6日,陈某在苏州产下一男婴,曹某与“圆梦之家”微信群管理员朱某(已判决)联系将该小孩“送养”,双方谈好价格为4万元,朱某先行支付曹某住院费4000元,事后安排肖某(已判决)去苏州对该情况进行核实,并联系到买家曾某(已判决)。2018年5月16日左右,朱某再次安排肖某带领曾某与曹某、陈某在苏州曹、陈二人租住的房子见面,按照事先谈好的价格,买家曾某支付肖某5.85万元,肖某付给曹某3.6万元,曹某后转账2.1万元给陈某,曾某将男婴抱回家抚养。

  判决结果

  含山法院经审理认为,被告人曹某、陈某以出卖为目的,将自己的亲生小孩出卖他人,其行为构成拐卖儿童罪,遂依法判处曹某有期徒刑三年,宣告缓刑四年,并处罚金人民币5000元;依法判处陈某有期徒刑三年,宣告缓刑三年,并处罚金人民币5000元;追缴被告人曹某、陈某违法所得36000元,上缴国库。

  法官说法

  孩子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,子女的权利同样受到法律保护,两被告人的行为严重侵害了婴儿的人身权利,完全丧失了作为父亲、母亲所应具有的基本道德,有悖伦理,挑战公序良俗。父母是呵护孩子健康成长的港湾,而不是拿孩子当做换取钱财的筹码。此案例警醒我们,作为监护人,抚养孩子长大成人是法定义务,无论什么理由都不能随意买卖。贫穷可以选择不生,一旦生了就必须抚养,如果生活真的低于平均水平,可以寻求社会、政府救助,出卖获利只能将自己推向被告席。

该文章已同步到:
发表评论
匿名:
验证码:   匿名评论
温馨提示: 孙海斌律师提供“房产纠纷  经济仲裁  劳动纠纷  公司法务  ”等法律服务。
如果您有法律问题可以点此咨询孙海斌律师,孙海斌律师会为您的法律咨询提供解答。
您也可以拨打孙海斌律师的电话进行法律咨询:18234036033,咨询时说明来自法帮网能达到更好的效果。

孙海斌律师网
FABANG LAWYER
法帮网首页 | 法律咨询 | 太原律师 | 太原律师事务所 | 法律知识 | 法律专题 | 法律法规
孙海斌律师主页,您是第11888位访客